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通道内镜行胃底贲门部黏膜下肿瘤切除术体会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少坤[1] 麦建全[1] 王梅子[1] 陈耿臻[1]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微创医学中心,广东汕头515041

出  处:《广东医学》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15

起止页码:2363-23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IC、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17例双通道内镜行胃底贲门部黏膜下肿瘤切除术的资料,判断其为一种安全、有效及实用的技术,并分析术中双通道内镜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内镜治疗的胃底贲门部黏膜下肿瘤17例。术中应用CO2气体,使用双通道内镜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E)术,直至创面完整闭合。结果 16例患者完成内镜治疗,其中1例为全层切除,4例出现小穿孔瘤体剥离后钛夹封闭,1例术中误伤右膈肌,出现气胸,中转腹腔镜楔形切除并修补膈肌,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中未见穿孔的患者术后禁食水24 h,给予抑酸、止血、保护胃黏膜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由流食逐渐过度为普食。术中出现穿孔的患者术后禁食水72 h,予胃肠减压,抑酸、止血、抗炎及营养支持治疗,72 h后无明显腹痛、腹胀,立位腹平片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者给予拔除减压管,可进流食,再根据病情逐渐过度为软食及普食。中转腹腔镜者以恢复肠道蠕动为准。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正常出院。17例均有追踪随访,均未出现复发。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术后病理其中6例为平滑肌瘤,余为间质瘤,均为低度恶性。结论 ESE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切除胃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关 键 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底贲门部黏膜下肿瘤  双通道内镜  

分 类 号:R730.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