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农作物生产碳足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Carbon footprint of crop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1993 to 2013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宇峰[1] 原志华[2] 郭玲霞[1] 孙铂[1] 孔伟[3] 唐淑慧[4]

机构地区:[1]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2]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3]河北北方学院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北张家口075000 [4]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D03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6JK1828);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项目(历史地理学:0602);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项目(XSYGG201609);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43101)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28

期  号:8

起止页码:2577-25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中国1993—2013年的农业统计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重心模型以及GIS等方法分析农作物生产碳排放及碳足迹的时序变化、碳足迹重心的移动轨迹、碳排放和碳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碳排放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农作物生产碳排放量(GHGe)、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CFs)和单位耕地面积碳足迹(CFc)均显著增加,而单位产量碳足迹(CFy)和单位产值碳足迹(CFv)显著减少.CFs重心一直分布在河南,且逐渐移向西南;CFc重心位于湖北或河南,并向西北方向移动;CFy重心位于陕西或河南,且整体移向东南;CFv重心始终在河南,并逐渐移向西南.GHGe和碳足迹存在显著的省域差异,GHGe具有南北低、中部高的特点,CFs是东西两翼高、中间低,CFc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及东部沿海省份,CFy在西北-东南方向上表现为"高-低-高",CFv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则是由高走低.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投入占农作物碳足迹的比例以化肥最为突出,化肥投入构成中以氮肥和复合肥所占比例较大.通过分析GHGe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得出化肥尤其是磷肥和氮肥、灌溉以及农田N_2O排放是导致GHGe显著增加的主导因素,并据此提出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农作物 碳排放 碳足迹 空间分布  中国  

分 类 号:S1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