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在分娩镇痛中应用与安全性临床观察    

Application and Security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in Labor Analges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艳[1] 朱翠萍[1] 程晓红[1]

机构地区:[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1900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

基  金: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建设项目(ZY3-LCPT-2-2008)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8

起止页码:905-9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足月自然分娩过程中,针刺穴位与硬膜外麻醉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自然分娩的研究对象199例,随机分为4组。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方法;硬膜外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镇痛组采用针刺穴位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干预。主要观察指标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比较干预全程(宫口3 cm即0 min、30 min、60 min和宫口全开时)产妇分娩疼痛,同时记录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宫口扩张速度、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量(2 h)。全程监测第一产程中血?-内啡肽和5-HT水平变化。结果 VAS评分显示,较之对照组,其他三组皆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硬膜外组和复合镇痛组下降程度相似,而针刺组下降幅度稍逊色;比较产程相关指标,针刺组产妇宫口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针刺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针刺组跟硬膜外组比较,未有使用助产催产;第一产程中产妇血?-内啡肽,针刺组和复合镇痛组观察到不同程度上升(P<0.05),而硬膜外组与对照组则没有观察到显著变化(P>0.05)。结论针刺镇痛可减轻分娩痛,缩短产程,同时不影响第二产程及各项产妇胎儿安全指标。

关 键 词:针刺镇痛 穴位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安全性

分 类 号:R24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