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期水汽输送过程的诊断分析
Diagnostic analysis of water vapor transport process during the catastrophic flood period over Yangtze River Basin in 199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JIANG Zhihong PU Jian YANG Hao REN Wei(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KLME)/Joi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ILCEC)/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CIC-FEMD)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Schoo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The 61st Squad of 94857 Troop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uhu 241000, 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3]中国人民解放军94857部队61分队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5081);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53)
年 份:2017
卷 号:40
期 号:3
起止页码:289-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_E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_V4.9),结合轨迹聚类法和气块追踪法,探讨1998年6月12日—8月27日期间长江流域强降雨的水汽输送轨迹、主要水汽源地及其水汽贡献,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源地主要为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和太平洋;不同降水阶段水汽输送轨迹、水汽源地存在差异。降水第一阶段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南海,水汽输送贡献为35%。降水第二阶段水汽主要由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和太平洋三个区域共同提供,水汽输送贡献分别为32%、28%和31%。降水第三阶段则是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南海的水汽输送占主导地位,它们对降水的水汽输送贡献分别为33%和41%。降水第四阶段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贡献为40%。强降水过程中大气环流的调整,导致了不同阶段水汽源地的变化及各源地水汽贡献的差异。
关 键 词:长江流域 水汽输送 水汽源地 拉格朗日轨迹
分 类 号:P42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