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西高原4种高山海棠的根茎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抗旱响应策略分析    

Root/Stem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Malus Plants in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and Their Drought Adaptation Strate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小红[1] 徐扬[1] 刘韩[2] 李倩[1] 康喜坤[1]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611130 [2]甘孜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康定626000

出  处:《西北植物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1BAC09B05)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7

起止页码:1296-13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石蜡制片法对川西高原区4种高山海棠的根、茎解剖结构进行观测分析,明确根茎结构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揭示高山海棠的抗旱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4种海棠植物根茎的解剖构造基本相似,根由周皮组织和维管组织构成,茎由周皮组织、皮层薄壁组织、维管组织和髓组成。(2)根茎中均发现特化结构:根系中木射线细胞增宽至6~8列,有利于增强植物根系的水分横向运输;茎中的栓内层厚壁细胞、环髓带中的厚壁细胞以及导管周围的"假薄壁细胞"均是增强水分输导和机械支持的特化结构特征。(3)4种高山海棠植物在响应干旱逆境时采取的策略有所不同,其中,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主要通过根茎中发达的输导组织响应干旱逆境,花叶海棠(M.transitoria)根中强壮的韧皮部和茎中发达的髓结构使之能很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山荆子(M.baccata)通过根中孔径较大的导管和茎中强大的韧皮部来响应干旱逆境,湖北海棠(M.hupehensis)根系中发达的栓内层、韧皮部结构和茎中宽广的髓结构使得干旱适应能力增强。

关 键 词:高山海棠  解剖结构  抗旱性 川西高原

分 类 号:Q944.5[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