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河北省规模奶牛场夏季乳房炎致病菌感染情况分析    

Analysis of Infection Situ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Causing Dairy Cow Mastitis in Dairy Farms in Hebei Province in Summ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鑫雅[1,2] 李丹阳[1,2] 赵利梅[1,2] 卢士宇[1,2] 卢文成[3] 梁昌友[4] 倪俊卿[5] 马亚宾[2,5]

机构地区:[1]河北品元畜禽育种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 [2]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石家庄050061 [3]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遵化064200 [4]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人民政府,丰南053301 [5]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石家庄050061

出  处:《中国奶牛》

基  金: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与示范--河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项目(项目编号:HBCT2013080206;HBCT2013080301);奶牛精细化管理关键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项目编号:冀农科15020)

年  份:2017

期  号:7

起止页码:43-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普通刊

摘  要:本试验在河北省345个参加DHI的奶牛场中,随机抽取27个奶牛场,选择患有乳房炎且临床症状明显的50头泌乳牛,利用自动实时PCR分析系统将纯化的细菌DNA扩增至检测水平,使用荧光定量仪对16种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鉴定和定量。结果显示,在6月份和8月份的两次监测中,引起奶牛临床乳房炎的16种主要致病菌全部被检出,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葡萄球菌属,检出率达42.42%、100%;其次为含β-内酰胺酶基因的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41.03%、92.85%和33.33%、64.28%;牛棒状杆菌和黏质沙雷菌,6月份未检出,8月份检出率较低。结果表明,试验奶牛场的夏季奶牛临床乳腺炎是由两种或几种致病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其中葡萄球菌属和β-内酰胺酶基因的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

关 键 词:奶牛 乳腺炎 致病菌 分析  

分 类 号:S858.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