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兰州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配置试验    

Experiment of Cultivars Configuration of Corn Intercropping Soybean in Strip Planting of Lanzhou Area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温健[1] 陈光荣[2] 樊廷录[2] 王立明[2] 杨如萍[2] 董博[2] 张国宏[2] 杨桂芳[3] 南琴霞[4] 牛建彪[5]

机构地区:[1]甘肃省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永登730030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3]甘肃环科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70 [4]甘肃省皋兰县农牧局,甘肃皋兰730020 [5]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榆中730010

出  处:《甘肃农业科技》

基  金:兰州市农业科技专项(2015-3-37);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2015GAAS2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17)

年  份:2017

卷  号:48

期  号:7

起止页码:25-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在兰州市皋兰县城关镇明星村(海拔1 754 m)、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海拔1 879 m)和永登县柳树镇柳树村(海拔2 032 m)不同海拔条件下,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巡天1102、金穗3号和龙源3号)和6个熟期接近的大豆品种(系)(冀豆17、中黄30、齐黄36、陇黄2号、晋豆19和XD2015-6)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筛选兰州市不同海拔条件下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的玉米、大豆间作品种,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因生育特性的差异,各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在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间作玉米品种金穗3号在皋兰、榆中和永登表现均最好,产量平均分别为12 561.8 kg/hm^2、11 954.3 kg/hm^2和11 011.8 kg/hm^2,间作大豆品种晋豆19在皋兰和榆中产量最高,分别为1 941.7 kg/hm^2和1 691.7 kg/hm^2;中黄30和XD2015-6在较高海拔的永登县则表现较好,产量分别是1 523.1、1 505.2 kg/hm^2。综合考虑玉米、大豆适宜机械收获的农艺指标及产值和效益,建议在该区域选用玉米品种金穗3号和大豆品种中黄30或XD2015-6间作组合较好。

关 键 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  品种配置  海拔 效益  兰州地区  

分 类 号:S513] 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