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论武术之打    

The Third Discussion on the Fight of Wush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文武[1]

LIU Wen-w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研究中心,上海200438

出  处:《体育科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16CTY019)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7

起止页码:90-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无论在武术界还是其他社会各界,对武术之打既充满谈论的兴味,也怀有颇多难以解答的疑惑。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并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武术打之迷思进行释疑,对武术打之真相进行再诠解,对武术打之价值进行再认识。主要观点:1)人类的斗争本能,使得特别像武术之打这样一种外显、直接的斗争形式,可引发对其持久进行讨论的兴趣。而现代传媒与实战擂台的"联姻"和武术中的"非体育"因素与竞技擂台的"体育性"之间所存在的"规则盲区",使人们很难对武术之打做出唯一的且能得到众人认同的评判结果。2)对"练体"与"练用"的不同处理导致武术之打与他国武技之打的不同面貌,护具缺乏导致中国武术独特的"练用"方式,过于求巧的技击理念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技击制胜规律,这些原因造成了武术之打相对落后的现实。同时,护具缺乏既使武术得以创造出许多"作用于物"的绝技,很可能也是中国武术能够出现诸多"粘连型"技击方式的重要原因,也为武林故事围绕"招势"展开编创和演绎的无限可能提供了条件。3)人们对武术之打的价值"误读",源于对"效率"的过度追求,如果从人们对打的实际需求角度而言,武术之打虽不能说是最佳选择,却因其在打之追求上的独特性,不失为一个良佳选择。

关 键 词:武术 域外武技项目  打  

分 类 号:G80-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