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铁路客运视角下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及组织模式探讨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attern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孟德友[1] 冯兴华[2] 文玉钊[1]

机构地区:[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46 [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78,41601178,41471117);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hncjzfdxqnbjrc2016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602234,2017T100530)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7

起止页码:1339-13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流"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东北地区2005年、2010年及2015年铁路客运班列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总体规模、网络密度、城市中心性、凝聚子群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组织模式选择进行相关探讨。结果表明:(1)铁路客运联系经历了普列主导、高铁萌芽及高铁繁荣等三个阶段,始发列车视角下城市等级体系的初级首位型分布特征明显、"一轴双核"地位相对稳固;(2)区域城市网络密度虽得到一定提升但仍处于较弱连接状态、演变进程中出现"马太效应",辽吉省际联系紧密、黑蒙(东)边缘化倾向明显;(3)城市程度中心度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高值区地域集聚特征显著,核心城市效应由极化向扩散转变、大连网络核心地位逐步确立;中介中心度高值区总体出现跃迁现象,其中哈尔滨中介效应稳固、部分核心城市的空间遮蔽范围持续缩小;(4)东北地区城市网络小团体现象明显,区域整合进程下的"四片区"格局逐步稳固,哈大轴线子群成为网络联系的核心组团;(5)基于城市个体特征及网络整体结构分析,提出东北地区的"圈层推进—轴辐拓展—组团分区"的空间组织模式。

关 键 词:铁路客运联系  城市网络 空间组织模式 社会网络分析 东北地区  

分 类 号:F299.27] F53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