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澜湄合作机制的现状评析:成效、问题与对策    

Assessment of the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Achievement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永红[1] 曾凯[2]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缅甸研究中心 [2]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  处:《国际论坛》

基  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建印度洋出海大通道战略支点视角下中缅中巴能源通道研究"(项目批准号:15BGJ047);2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中国西部省区在跨喜马拉雅区域合作中的协调机制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SKQ Y201605)的中期成果

年  份:2017

卷  号:19

期  号:4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2015年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议在云南景洪顺利举行,标志澜湄合作机制正式成立。澜湄合作机制的成立是中国推动次区域深化合作的又一创举,将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周边地区顺利实施。尽管澜湄合作机制已取得部分成果,但依然面临新老机制协调乏力、湄公河流域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不稳等问题。中国应明确澜湄合作机制定位,重点经营与老挝、泰国、柬埔寨三国的合作,拓宽合作渠道,促进澜湄合作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 键 词:澜湄机制  “一带一路”  大湄公河次区域 周边外交

分 类 号:D51[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