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Clinical Value of Different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arl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承建[1] 潘孙雷[1] 池菊芳[1] 周昌钻[1] 林辉[1] 孟立平[1] 翟小亚[1] 郭艳[1] 郭航远[1]

JIANG Cheng-jian PAN Sun-lei CHI Ju-fang ZHOU Chang-zuan LIN Hui MENG Li-ping ZHAI Xiao-ya GUO Yan GUO Hang-yuan(Shaoxing People's Hospital, Shaoxing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312000

出  处:《中国全科医学》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ZA113)

年  份:2017

卷  号:20

期  号:20

起止页码:2439-24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明确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探索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对AMI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常规组(30例)、传统强化组(30例)和新型优化组(30例)。传统常规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急症PCI术后1周康复程序制定,以步行等简单的方式作为主要运动形式;传统强化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择期PCI术后康复程序制定,基础活动量和总活动量强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在传统常规康复模式基础上,综合荷兰Avans大学、UMC St RAdboud医学院及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接受的最新心脏康复理念,为患者提供早期、个体化和精确定量的新型心脏康复方案。3组均为期6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康复前)和心脏康复干预6个月后(康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观察患者心脏康复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猝死发生情况。结果康复前3组患者LVEF、LVESV、LVEDV、WMSI、TNF-α、NO、ET-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LVEF高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P<0.05)。3组康复后LVEF较康复前升高(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和�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康复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分 类 号:R541.9] R4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