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尺寸与成分:考古材料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起源与驯化历程
Size and Content: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Revealed Soybean Domestic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er River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5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岱地区商周农业的考古学研究"(14BKG009);山东大学自主创新交叉学科培育项目"同步辐射技术在考古学中的方法学研究及应用"(2014JC007)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18-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以来被视为大豆起源地之一。近年来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起源与驯化研究,集中于炭化种子的尺寸分析,已大致可以看出尺寸分化的历时性演变。尽管如此,本文对各遗址出土大豆尺寸的具体分析表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大豆尺寸在各个遗址的尺寸变化范围并不相同,因而难以建立用以判别驯化的尺寸标准。能否在尺寸之外,找到观察大豆驯化历程的新线索,成为当务之急。作者进而介绍了新近利用X-CT技术观察大豆成分历时性演变的新进展。含油量的变化表明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的栽培和驯化至迟发生于距今7500年前。距今4000-3500年前后,尺寸和含油量都出现明显分化,这两项指标表明此时大豆的驯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 键 词:大豆起源 大豆驯化 黄河中下游 植物考古
分 类 号:S-09] K207[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