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华南沿海暖区辐合线暴雨地形动力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The Numerical Study of Terrain Dynamic Influence on Warm Area Heavy Rainfall of Convergence Lines in South China Coas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Jianhong YANG Yiya MIAO Chunsheng GAO Yimei ZHANG Xu(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l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UIST), Nanjing 210044 Jiangxi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Nanchang 330096 Huafeng Meteorological Media Group, Beijing 10008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2]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南昌330096 [3]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H05B01;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033;江苏科技支撑项目BE2012774;BE2014729;江苏高校优秀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年 份:2017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784-7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华南沿海暖区暴雨是单一暖气团降水。本文采用客观分析方法确定暖区暴雨主要影响系统为两类辐合线低值系统:偏南向辐合线与西南向辐合线;此类辐合线系统具有强烈的辐合上升层次与暖心结构,是一类强烈的暖区暴雨天气系统。偏南向辐合线多出现在粤西沿海,而西南向辐合线多出现于粤东沿岸,分别具有短时团状与持续带状两类强降水。华南沿海地区山脉河口众多,其中珠江口以西的团状云雾山正面阻挡偏南向辐合线,河口以东的带状莲花山侧面阻挡西南向辐合线。利用WRF数值模式分别研究粤东和粤西山脉对两类辐合线及其暴雨的地形影响,包括正面阻挡和侧面摩擦。结果显示,将偏南向型辐合线所遇云雾山范围地形降低80%后,因正面阻挡缺失,辐合线及其降水向北推进,雨带强度减弱,形状改变。地形的正面阻挡促使低层辐合气流迅速抬升触发强降水。降水释放的凝结潜热,又加强系统的上升运动和暖心结构强度与层厚,进而增强暴雨。填充偏南向型狭管地形的试验显示,狭管效应构成对强降水位置和强度的直接强迫影响,加之与云雾山正面阻挡配合,两项作用造成粤西暴雨频繁特征。测试粤东西南向莲花山脉对西南向辐合线的侧向阻挡与摩擦效应,通过对比莲花山两种地表粗糙度环境模拟效果,获得显著的局地垂直上升速度差,显示粤东沿海山脉的侧向摩擦不仅增强西南辐合线强度也加强垂直上升运动强度,由于西南气流的持续,山脉走向与气流的配置,维持了降雨时长及雨带范围。同时对粤西近海西南辐合气流及河口的暴雨雨带也有连带增强与维持作用。进一步地山脉地形抬升以其抬升迅速,范围集中,层次深厚,而有别于锋面气团抬升。加之近海水汽充沛,抬升后中层凝结释放的配合,增强了辐合线低值系统强度,造成暖区降水雨强远高于华南锋面�
关 键 词:暖区暴雨 辐合线系统 沿海山脉 数值试验 动力影响
分 类 号:P444[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