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解释学观照下数学对话的内涵与特征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thematical Dialogue in Hermeneuti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单妍炎[1,2] 黄秦安[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2]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工科数学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出  处:《数学教育学报》

基  金:西安市2015年基础教育研究重大课题——基于提升教育质量的课堂教学建模研究(2015ZB-ZD02);内蒙古工业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数理类基础课程群教学软平台建设(201510)

年  份:2017

卷  号:26

期  号:3

起止页码:98-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_E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数学具有"对话"的品质.对"数学对话"深层意涵的觉察和反省,使人们意识到真正的数学对话具有对话主体化、意义多元性和本质无止尽性的独特性格.真正的理解是一种接近诠释循环的对话历程,在视域融合的激荡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地修正自己原先认识的意义与视域内容.在现今的知识社会背景下,深层反省"数学对话"背后的解释学立场,旨在以开放、包容的实践智慧来促成学生扎根于社会和文化的知识理念.数学对话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达成多重"视域融合"的理解性事件,视域融合应该成为检验数学对话有效性的重要维度.

关 键 词:数学对话 解释学 沟通 理解  视域融合

分 类 号:G01-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