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低频振荡信号的中国南方冬半年持续性低温指数延伸期预报试验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experiments of persistent winter low temperature indexes based on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ver south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官军[1,2] 魏凤英[1] 姚文清[1] 周璇[3]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人民解放军96631部队 [3]北京市气象台

出  处:《气象学报》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22)

年  份:2017

卷  号:75

期  号:3

起止页码:400-4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1961—2009年36°N以南、108°E以东中国大陆191个站点逐日最低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日平均格点资料,研究与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有关的大气低频振荡信号,寻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不同类型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指数,并尝试结合DERF2.0系统的预报产品进行持续性低温指数的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1)在研究范围内的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可以归纳为江北型、江南型和全区域型3类,其中江北型和江南型事件的环流背景差异体现在异常环流中心的纬度位置上,而全区域型事件属于增强型的江北型事件;(2)江北型和江南型区域平均最低气温时间序列的10—30 d低频分量的位相和强度变化与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发生有显著关系,可以作为表征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指数和预报量;(3)100°—120°E范围内850 hPa温度场距平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前两个主模态具有显著的10—30 d变化周期,并且其空间结构分别与江北型和江南型事件的典型环流特征一致,前两个主模态时间系数能够作为持续性低温指数的预报因子;(4)检验结果表明,DERF2.0系统对上述预报因子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在延伸期预报时效内,利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的持续性低温指数的预报效果好于模式直接预报的2 m气温,该预报方法有助于提升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延伸预报能力。

关 键 词:低频振荡信号  持续性低温指数  DERF2.0  延伸期预报

分 类 号:P46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