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81—2012年西北东部夏季降水不同强度雨日变化及其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summertime rainy days with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 eastern Northwest China during 1981-2012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基 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1;GYHY201306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109);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PCC201503);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_083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年 份:2017
卷 号:75
期 号:3
起止页码:384-3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1981—2012年中国西北东部198个台站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32年中国西北东部夏季不同强度降水的雨日和雨量的变化特征,并对比了产生不同强度降水的大气环流系统的异同。结果表明,西北东部夏季降水以小雨和中雨为主,二者占夏季雨日的90%以上、占夏季雨量的70%左右。小雨日数占总雨日的比率在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递增;中雨、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日数的比率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小雨、中雨日数和降水量均呈减少的趋势,21世纪初的减少速率慢于20世纪80—90年代;暴雨则呈略微增多的趋势。通过对1981和2003年的个例分析发现,乌拉尔山阻塞高压、蒙古气旋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时,有利于北方干冷气流和南方暖湿气流在西北东部交汇,降水较多;反之则降水较少。在冷、暖空气均增强的背景下,若冷、暖气团的交界线偏南,西北东部主要受北方冷气团控制,南边界的水汽输送较微弱,易发生小雨;若冷、暖气团的交界线偏北,西北东部主要受到南方暖湿气团的影响,南边界的水汽输送和辐合较强,多出现强降水,降水强度取决于水汽的强度和上升运动的高度。
关 键 词:西北东部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环流特征
分 类 号:P42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