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Diversity analysis of intestinal microbial flora in osteoporosis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飙[1] 赵和平[1] 高文杰[1] 李鑫[2] 梅洋[2] 乔蓉[1] 骞雨[1] 王冀邯[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陕西西安710054 [2]电信科学技术第十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00

出  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1898);西安市红会医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YJ20160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13176;2017M613177)

年  份:2017

卷  号:23

期  号:6

起止页码:715-7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例与健康对照组7例的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DNA,16S rRNA基因扩增,Illumina平台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分析、物种差异分析。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在纲、目、科、属、种、分类操作单位水平的菌群种类要多于对照组,且两组人群在纲、目、科、属、种、分类操作单位水平的肠道菌群种类有一定的重叠性;Alpha多样性指标中的赵氏指数及艾森指数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农指数及辛普森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ta多样性中的层级聚类能够将两组样本进行鉴别区分;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样本在门、科、种分类水平的部分肠道菌群含量存在差异(P<0.05),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科、丛毛单胞菌科、厌氧绳菌科、毛螺菌、优杆菌等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患者中所占比例要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16S rRNA测序有助于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骨质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16S  RRNA 测序

分 类 号:R6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