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源CTA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斑块判断的价值    

The Value of Dual-source CTA in Judging the Plaque of Intermediate Stenosis Coronary Arte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启源[1,2] 袁明远[2] 许建荣[1] 殷焱[1] 周华[2] 王伟[2] 范晓军[2] 刘晓晟[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2]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放射科

出  处:《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年  份:2017

卷  号:23

期  号:3

起止页码:217-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目的:以血管内超声(IVUS)为金标准,判断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DSCTA)对临界病变的斑块定量及斑块稳定性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临界病变62例(83个部位),男性25人,女性37人,均于来院后先行DSCTA后1~2周内做CAG及IVUS检查。在DSCTA和IVUS图像上分别测量临界病变血管外膜内面积(EEMCSA)、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面积狭窄率及血管重构指数(R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以IVUS为金标准,判断DSCTA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以IVUS为金标准,DSCTA对冠脉临界病变的管腔狭窄率判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EEMCSA、MLA、PA、PB及RI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且相关性好,但DSCTA对EEMCSA、MLA、PA、PB及RI指标均有低估倾向。83个临界病变中,DSCTA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2.92%、74.29%、79.55%、66.67%及73.49%。结论:以IVUS为金标准,DSCTA可以对冠脉临界性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量和定性诊断。

关 键 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双源螺旋CT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分 类 号:R543.3] R81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