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演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分析    

Hydrogeochemical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plain area of Yanqi,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江涛[1,2] 周金龙[2] 梁川[1,3] 尹钟[1] 鲍正德[1] 钱立[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工程系,成都611731 [2]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3]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

出  处:《环境化学》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982);新疆自治区水文学及水资源重点学科基金(xjswszyzdxk20101202)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6

起止页码:1397-14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地下水资源是焉耆盆地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深入研究焉耆盆地地下水演化特征及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对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及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bbs图阐明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所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大气降水、蒸发浓缩和岩石风化作用等),平原区采样点主要分布在Gisbbs图的右上角及中部左侧,表明平原区地下水受风化、蒸发浓缩作用影响,且受大气降水作用影响较小;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以及岩盐、石膏等蒸发岩的风化溶解是平原区地下水主要离子来源,应用PHREEQC地球化学模拟软件计算了平原区各矿物饱和指数,大部分采样点方解石与白云石未达到饱和状态;随着平原区地下水中的TDS和Cl-浓度的逐渐升高,Mg^(2+)在地下水中的富集受到了白云石沉淀过程的限制,而Ca^(2+)的含量随TDS的增大而持续增加,并结合平原区2011年与2014年地下水水化学Piper三线图,平原区地下水大部分呈Ca·Na型或者Ca·Mg型;地下水ORP值均为正值,表明平原区地下水处于氧化状态;根据离子比例法,γNa+/γ(Na++Ca^(2+)+Mg^(2+))比值深层承压水>潜水>浅层承压水,表明平原区地下水阳离子交换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深层承压水、潜水、浅层承压水.

关 键 词:地下水 演化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焉耆盆地平原区  新疆  

分 类 号:P64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