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3D打印技术在股骨髁上骨折医患沟通中的效果研究    

Study on effects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ique on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钢[1] 李鹏[1] 肖菊姣[2] 李鉴轶[3] 彭文标[2] 黄旭科[1] 孙向华[1]

机构地区:[1]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骨科,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古镇基地,南方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3D打印中心古镇基地,广东中山528421 [2]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中山528421 [3]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515

出  处:《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40404022,2014A020212200);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MB003);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B1264)

年  份:2017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336-3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Mimics18.0软件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骨折模型进行手术规划,术前模拟手术,辅助治疗复杂型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及在医患沟通环节的效果研究。方法筛选10例复杂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将患者的骨折部分及全套内固定物的薄层CT数据导入Mimics 18.0软件,进行骨折三维建模、骨折块虚拟复位、建立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物标准件库、选取最佳匹配的钢板及螺钉。3D打印出患者1:1的股骨髁上骨折实体模型,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并进行3D打印模型的效度验证。让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接触骨折3D模型并观看在模型上按照数字化设计进行模拟手术—将股骨髁上重建板的位置、钉道长度和方向同数字化设计比较,确定术中使用的钢板及螺钉。最后,按照术前模拟演练进行实际手术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前应用3D模型获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度和满意度高。应用3D打印技术模拟手术共植入1块锁定钢板和8枚螺钉,钢板植入的位置、螺钉植入的方向均与数字化术前设计高度一致,钉道长度与数字化术前设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际手术与模拟手术的手术效果一致。结论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在医患沟通方面效果显著,且实现了复杂型股骨髁上骨折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

关 键 词: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股骨髁上骨折 医患沟通

分 类 号:R32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