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2]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上海200237
基 金:201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ESH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嵌入性治理视角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M591613);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8)
年 份:2017
期 号:3
起止页码:9-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工作不应该沦为一种"治理术",而应是一种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回应社区需求的社会保护机制,这促使我们从长期以来对社会工作的技术型塑转向对社会工作"社会性"的关注。通过反思性地批判了现有关于上述议题的理论范式及其限度,笔者借助波兰尼的"嵌入性"思想和社会保护理论,尝试从社会公正、社会理性、社会保护和社会团结等维度构建社会工作"社会性"的理论内核,以作为思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种可能框架。同时,要实现对社会工作社会性的重塑,应将"社区"带回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将"社区"视为社会工作与社区大众互动的实践场域,重构"社区"作为人们生活、情感、精神共同体的社会属性,以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探寻社会工作的"社会"真意。这是社会工作之于中国语境所需具有的"社会想象力"品质。
关 键 词:中国社会工作 社会转向 嵌入性 社会保护
分 类 号:C916[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