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 EI收录)  

Increasing soil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and crop yield of rice-rape rotation by straw retur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丹[1] 付斌[2] 胡万里[2] 翟丽梅[1] 刘宏斌[1] 陈安强[2] 盖霞普[1] 张亦涛[1] 刘剑[3] 王洪媛[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650205 [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植物营养系,宾夕法尼亚16802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31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9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800500)

年  份:2017

卷  号:33

期  号:9

起止页码:133-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西南山区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氮素固持能力的影响,于2013-2015年在洱海流域稻油轮作农田中设置空白处理(CK)、单施化肥(CF)、化肥+玉米秸秆(CFMS)以及化肥+蚕豆秸秆(CFBS)4个处理,测定分析了作物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产量及其地上部含氮量,增加氮素有效输出。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存在差异,其大小顺序为:CFMS>CFBS>CF>CK。与土壤碳氮比相比,土壤微生物熵和微生物量C/N对秸秆还田做出快速响应,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熵,降低微生物量C/N。此外,秸秆还田显著降低油菜收获后的土壤硝态氮残留(P<0.05),与CF相比,玉米秸秆和蚕豆秸秆还田分别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减少11.6%~55.0%和13.7%~52.3%。可见,中国西南山区稻油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含氮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氮素固持能力,有效降低土壤氮素流失风险,且玉米秸秆在增产、固氮方面的作用优于蚕豆秸秆。结果可为提高西南山区水稻、油菜产量,增强土壤氮素固持能力,降低土壤氮素流失风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秸秆 有机碳  土壤 秸秆还田 水稻-油菜轮作  作物产量 土壤微生物量 硝态氮残留

分 类 号:S158.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