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针灸方法干预鹤顶穴对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Differ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at Heding(EX-LE 2)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 yang-deficiency and cold-stagnation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佳[1] 张慧[2] 刘建武[3]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0 [2]江西中医药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南昌330000

出  处:《中国针灸》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6

起止页码:594-5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在针刺基础上对患侧鹤顶穴行针刺加隔姜灸与单纯针刺和单纯隔姜灸干预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阳虚寒凝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隔姜灸组和针刺加隔姜灸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针刺双侧梁丘、血海及患侧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悬钟、太冲。针刺组针刺患侧鹤顶穴;隔姜灸组对患侧鹤顶穴行隔姜灸;针刺加隔姜灸组对患侧鹤顶穴行针刺后再隔姜灸。3组均每日治疗1次,10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3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VAS、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针刺加隔姜灸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VAS、PPI评分差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针刺组上述差值均高于隔姜灸组(均P<0.05)。治疗后针刺加隔姜灸组愈显率为73.3%(22/30),明显高于针刺组的46.7%(14/30)和隔姜灸组的20.0%(6/30,均P<0.05),且针刺组愈显率高于隔姜灸组(P<0.05)。结论:在针刺基础上,对患侧鹤顶穴行针刺加隔姜灸干预阳虚寒凝型KOA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隔姜灸。

关 键 词:膝骨关节炎,阳虚寒凝型  针刺 隔姜灸 随机对照试验

分 类 号:R24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