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鱼腥草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细菌活性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基 金: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4KQNCX034);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5KJCH043);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506010029)
年 份:2017
卷 号:30
期 号:5
起止页码:1041-10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为了分析和鉴定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测定鱼腥草挥发油和乙酸乙酯层次生代谢产物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方法】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甲醇冷浸提取法分别提取鱼腥草挥发油和乙酸乙酯层次生代谢产物,通过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抑菌圈法和TIC-MTT-生物自显影法分别测定挥发油和乙酸乙酯层次生代谢产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鱼腥草挥发油的得率为0.09%,从鱼腥草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个组分,占总相对含量的93.35%,主要成分是β-蒎烯(23.65%)、2-十三烷酮(12.38%)、甲基正壬酮(8.55%)、乙酸冰片酯(4.08%)、月桂酸(3.77%)、1-十三烯(3.51%)、氧化石竹烯(2.97%)和香附烯(2.59%)等。鱼腥草挥发油对7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0.0±2.0)mm,而对溶血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弱,抑菌圈直径仅为(8.7±0.6)mm;对桉树青枯病菌和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要强于硫酸链霉素。鱼腥草乙酸乙酯层次生代谢产物未表现出任何抗菌活性。【结论】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且抗菌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挥发油中;鱼腥草挥发油对桉树青枯病菌和黄瓜角斑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活性要强于革兰氏阳性菌。
关 键 词:鱼腥草 次生代谢产物 抗细菌活性
分 类 号:S6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