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Efficacy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to treat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海口570311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广州510515 [3]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口571199 [4]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海口570311
年 份:2017
卷 号:31
期 号:6
起止页码:653-6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6年3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A组),53例采用切开复位LCP内固定(B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及合并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3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3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A组随访时间为12~23个月,平均18.6个月;B组为12~25个月,平均19.0个月;C组为12~24个月,平均18.9个月。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C组(P<0.05);C组仅手术时间较B组缩短(P<0.05),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A、B组,A组短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11例(21.6%)、B组14例(26.4%)、C组2例(4.3%)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C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LCP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三者相比,PFNA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便的优势,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能早期负重、缩短卧床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选择PFNA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宜。
关 键 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患者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