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岩石破裂失稳声发射监测频段信息识别研究  ( EI收录)  

Recognition of frequency information in acoustic emission monitoring of rock frac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祥鑫[1,2] 张艳博[1] 梁正召[2] 刘善军[3]

机构地区:[1]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2]大连理工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4 [3]东北大学测绘遥感与数字矿山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18

出  处:《岩土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047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088;51574102;51604117)

年  份:2017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1096-11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首先对声发射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分析岩石损伤破裂演化过程中声发射信号频段分布规律。根据岩石断裂模式与声发射频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证明了岩石破裂监测中声发射前兆优势频段的存在,进一步构建前兆优势频段的计算方法,确定声发射监测岩石破裂的最优短临预报参数。通过开展花岗岩圆形隧洞模型水平卸荷试验,分析整个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寻找前兆优势频段,以此验证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卸荷瞬间,隧洞两壁发生劈裂破坏,频段(31.25~62 k Hz)的小波能量占比达73%以上。临近最终破裂,频段(7.8125~15.625 k Hz)变能系数CD6?由前一刻的0.5突增到15,具有典型的灾变响应特征,可以确定该频段为声发射前兆优势频段。选择CD6??作为宏观破裂的短临预报参数,再结合临近最终破裂前声发射主频在频段(90~105 k Hz)和(13~20 k Hz)所出现的响应突现规律,可以为预测花岗岩圆形隧洞模型的失稳破坏提供预警参量。

关 键 词:岩石力学 声发射 频率  识别  

分 类 号:TU4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