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nergy Governance Model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Based on the Visual Angle of Symbiosis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乔花云[1] 司林波[2] 彭建交[2] 孙菊[3]

机构地区:[1]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2]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3]燕山大学期刊社,河北秦皇岛066004

出  处:《生态经济》

基  金: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目标管理的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研究"(HB16GL084)

年  份:2017

卷  号:33

期  号:6

起止页码:151-1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环境污染的跨区域性致使单一区域内的环境治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协同治理已成为解决京津冀跨区域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根据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目前京津冀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主要还处在非对称性共生治理阶段,难以满足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治理形势的需要。文章以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现实条件的分析,认为对称性互惠共生应该是当前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模式选择,并以"共生责任目标的确定、执行及改进"和共生关系的可持续性为中心构建了对称性互惠共生治理模式下的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关 键 词:京津冀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对称性互惠共生  

分 类 号:D6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