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运用线粒体COⅠ基因分析深圳海域石珊瑚系统发育关系    

Analysis of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Scleractinian from Shenzhen Sea Area Based on Chondriosome COⅠ Gen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肖宝华[1,2] 谢子强[3] 杨小东[2] 张武财[3] 廖宝林[2] 龚家仪[1]

机构地区:[1]广东海洋大学,湛江524025 [2]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518108 [3]深圳市碧海蓝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518108

出  处:《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基  金: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K15216);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308E02);大鹏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DPKJ201500080);大鹏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KY20160107)共同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5

起止页码:1895-19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COⅠ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对深圳东部海域45种石珊瑚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的平均(A+T)含量为61.2%,所有物种的序列碱基(A+T)含量大于(G+C)含量,与其它无脊椎动物线粒体DNA序列基本一致,序列都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45种造礁珊瑚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26。采用邻位连接(NJ)、最大似然(ML)和最小进化(ME)法对本研究中45种石珊瑚COⅠ基因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45个石珊瑚品种分别聚为两个大的分支,木珊瑚科、滨珊瑚科、菌珊瑚科、枇杷珊瑚科、鹿角珊瑚科的18个品种聚为分支Ⅰ,蜂巢珊瑚科、铁星珊瑚科、梳状珊瑚科、裸肋珊瑚科、褶叶珊瑚科的27个品种聚为分支Ⅱ,处于进化树基部。分支Ⅱ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存在巨大差异,提示石珊瑚表型的变异性可能对传统分类存在影响。

关 键 词:石珊瑚 COⅠ  分子系统学

分 类 号:Q9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