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医学科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    

Treatment outcomes of adaptation support ventilation vs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IC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凌涛[1] 黄聃[2] 孙大勇[1]

Ling Tao Huang Dan Sun Dayo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unyi Medical College,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6, China)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附属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急诊科,深圳518116 [2] 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  处:《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  份:2016

卷  号:22

期  号:6

起止页码:487-4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重症医学科(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257例,随机分为ASV组和SIMV组,分别采用ASV模式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30 min和4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机械通气4h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困难撤机比例、呼吸机报警次数、调节参数次数和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23例患者完成此研究,包括ASV组112例和SIMV组111例.呼吸力学检测显示,与SIMV组比较,机械通气30 min后ASV组患者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升高[18.96±4.28)次/min比(23.71±4.14)次/min,(386.12±79.63)ml比(356.37±85.37)ml,均P〈0.05].与SIMV组比较,机械通气4 h后ASV组患者气道峰压下降[(20.79±2.87)cmH2O比(24.18±3.22)cmH2O,P〈0.05;1 cmH2O=0.098 kPa]、平均气道压下降[(8.41±2.63)cmH2O比(10.59±2.54)cmH2O,P〈0.05]、动态顺应性增加[(46.26±19.35)ml/cmH2O比(40.51±21.05)ml/cmH2O,P〈0.05]、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减低[(0.51±0.92)cmH2O比(2.21±1.17)cmH2O,P〈0.05];而两组患者的分钟通气量及吸气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通气4 h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S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报警次数、调节参数次数、困难撤机比例均显著低于SIMV组[(87.2±58.2)h比(100.5±54.9)h,(6.02±2.03)d比(8.83±2.69)d,(7.0±2.8)次比(18.0±6.3)次,(3.2±2.1)次比(8.6±6.7)次,11.6%(13/112)比24.3%(27/111),均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 键 词:机械通气 适应性支持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分 类 号:R56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