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烈度地震区细粒尾矿上游法筑坝动力反应与稳定性分析  ( EI收录)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stability of fine grained tailings dam by upstream embankment method in the area of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文松[1,2] 尹光志[1,2] 魏作安[1,2] 敬小非[3] 杨永浩[1,2] 陈宇龙[4]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 [2]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30 [3]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4]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049)~~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5

起止页码:1201-12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核桃箐尾矿库位于中甸—大理地震带,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且入库尾矿为细粒尾矿。为论证其采用上游式工艺进行筑坝的可行性,综合运用堆坝模型试验、土工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对其动力反应与静、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筑初期坝、合理设置排渗设施并增设块石贴坡,可以使核桃箐尾矿库尾矿坝的静、动力稳定性达到规范要求,从理论上证明了通过采取合适的抗震措施,在8度地震区的细粒尾矿库采用上游法筑坝是可行的。研究中还发现,由于动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增长,尾矿坝的动力安全系数在地震过程中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较大的永久变形是细粒尾矿堆坝的主要震害形式之一,当干滩面长度和安全超高不足时,震后容易发生漫坝事故。并从细观角度,对细粒尾矿堆坝颗粒分级不明显、浸润线埋深浅、滩面坡度缓等特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采矿工程 细粒尾矿 上游法 高烈度地震区 稳定性  永久变形  

分 类 号:TD9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