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Effects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of stroke survivors with dysphag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霜[1,2] 刘春风[1] 楚兰[3] 王志涛[2] 石阳梅[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苏州215004 [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年  份:2017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332-3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SEMG-BFT)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并对比不同性状食物在吞咽中的差异,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选择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SEMG-BFT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采用颏下肌群表面肌电(SEMG)信号检测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吞咽时程和平均波幅值,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NK-q检验显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糊状食物的吞咽时程、平均波幅分别为(1.43±0.12)s和(23.07±7.42)μV与空吞唾液和吞咽流质食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MG-BFT联合电刺激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而糊状食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训练工具,可用于早期吞咽功能的评定和治疗。

关 键 词: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食物性状  

分 类 号:R493] R743.3[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