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共同体视阈下的中华民族意涵分析及其可能限度    

An Analysi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s Possible Limit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会龙[1] 冯育林[2]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

出  处:《思想战线》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边疆社会问题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范式"阶段性成果(16BZZ037);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项目

年  份:2017

期  号:3

起止页码:63-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概念。自其产生伊始,就成为社会各界竞相关注与讨论的对象。如何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需要准确界定中华民族的意涵,至今仍是理论研究和民族政策制定的重大议题。一般看来,民族不过是人的类生活本质不够完善的共同体存在形式。然而,中华民族的意涵却应国家发展所需被寄予了更高的期待。从类型学角度和共同体形态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形态属性、社会联结属性、精神—命运属性,更具有政治建构属性。由于共同体本身固有的政治悖论,使得共同体视阈下认知中华民族,须在发掘其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涵的同时,进一步厘清其中的可能限度和内在困境,以达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目的。

关 键 词:共同体 中华民族 意涵  限度  困境  

分 类 号:K06[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