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致密油特征及聚集模式    

A Study on Qingshankou Formation's Tight Oi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ion mode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可薪[1] 肖军[1] 王宇[2] 宁霄洋[3]

YANG KeXin XIAO Jun WANG Yu NING Xiao Yang(Department of Marine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No.5 Lochus, Perforating Service Brigade, Well Testing and Perforating Services of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 China Xing No.1 Oilfield Combination Station, No.1 Operation Zone, No.4 Oil Production Plant,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 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海洋系,武汉430074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射孔大队第五中队,黑龙江大庆163000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杏一联合站,黑龙江大庆163000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2023;41172123)~~

年  份:2017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600-6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钻井、测井、岩芯及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致密油特征与聚集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致密油分布在三角洲前缘及湖相区,储集层属于片状浊流形成的致密储层,孔隙度一般小于10%,局部可达到15%,渗透率普遍小于0.1×10^(-3)μm^2。储集空间为粒间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微裂缝等,孔隙直径分布在5~200μm,孔喉半径小于0.5μm。烃源岩是青山口组一段和二段湖相泥岩,具有广覆式分布特点,干酪根为Ⅰ型或Ⅱ1型,平均有机碳含量(TOC)为1%~3%,热成熟度(Ro)为0.9%~1.1%,属优质成熟烃源岩。聚集模式为储层平面上大面积连续分布,无明显边界,纵向上储层与源岩交互叠置形成千层饼状,具有紧密接触的源储共生型成藏组合。因此,致密油聚集宏观上受成熟烃源岩控制,其次取决于致密储层分布。致密油储层普遍超压,含油级别为油斑和油迹,不存在油浸和富含油,原油属于低黏度轻质原油,单井无自然产能,采取水平钻井并进行大规模分段体积压裂才能获得工业产能。对其沉积及聚集模式的认识为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勘探拓展了新的空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 键 词:聚集模式  致密油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北部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