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京津冀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Spatial Patter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Vegetation Degrad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吕国旭[1] 陈艳梅[2] 邹长新[3] 冯朝阳[4] 郝芳芳[1]

mei ZOU Chang-xin FENG Chao-yang HAO Fang-fang(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24 , China Department of Tourism,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azhuang 050024 , China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210042 , China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24 [2]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河北石家庄050024 [3]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出  处:《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JY026)

年  份:2017

卷  号:33

期  号:5

起止页码:417-4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退化的重要指示器之一。基于2000—2010年NPP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叠加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京津冀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并分析其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NPP多年均值(以C计)集中在400~700 g·m^(-2)·a^(-1),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及太行山山脉东麓山前平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冀西北草原区、研究区东部沿海地带和冀东平原盐碱地地区。(2)11 a间京津冀植被NPP呈减少趋势的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214%,其中,显著和极显著减少区域面积占10.050%,研究区局部区域植被发生明显退化;京津冀区域植被退化总面积为21 545.07km^2,其中,重度退化面积为5 775.66 km^2,中度退化面积为8 168.18 km^2,轻度退化面积为7 601.23 km^2;研究区植被退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一是太行山东麓呈条带状连片区域,二是京津唐都市圈呈环状区域。(3)京津冀区域植被退化格局主要人文驱动因素有3个:一是城市(镇)蔓延式扩张,研究区城市新增建成区面积与重度、中度、轻度退化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 9、0.783 5和0.686 9(P<0.05);二是区域交通路网密度影响区域植被退化格局和程度,以重要交通线为核心,从核心到两翼,植被退化程度逐渐降低;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直接影响区域植被空间格局。

关 键 词:京津冀 植被退化 空间格局  驱动因素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TP7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