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龙江省桃山遗址2014年度发掘报告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2014 excavation at taoshan sit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岳健平[1,2] 侯亚梅[1] 杨石霞[3] 常阳[4] 张伟[5] 李有骞[5] 郝怀东[6] 王雪东[7] 仇立民[8]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4]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北京100009 [5]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尔滨150008 [6]伊春市文物管理站,伊春153099 [7]伊春市桃山博物馆,桃山152514 [8]伊春市铁力文物所,铁力152500

出  处:《人类学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33)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180-1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RWSKHX、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桃山遗址发现于2011年,2013年进行试掘,并于次年展开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遗址2014年度发掘总面积36m^2,揭露出3个史前文化层,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石制品1943件,陶片12件,装饰品备料2件,植物果壳1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鸡冠状石叶、削片、刮削器、锯齿刃器、端刮器、凹缺器、斧形器、锛形器和石镞等。此次发掘出土遗物从数量和类型两个方面均突破了2013年试掘工作对遗址认识的局限,更全面地展现出桃山遗址的文化面貌。遗址各阶段石制品原料及技术类型虽存在一定相似性,但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光释光和AMS^(14)C年代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从旧石器晚期后段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关 键 词:桃山遗址  石制品 技术类型  更新世末-新世  陶片

分 类 号:K871.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