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传统“家”的法哲学表达与演变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彭卫民[1,2]

机构地区:[1]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 [2]西南政法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

出  处:《人文杂志》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模式与培育路径研究"(13BKS098);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A级项目"社会管理创新研究"(2012ZDB1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中国传统家庭法哲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PY3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传统‘家’的法哲学表达与演变"

年  份:2017

期  号:5

起止页码:38-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与西方法理秩序中的"无家性"相反,传统中国人以缜密的家内秩序观与完备的家国儒学体系构建起其对"家"的认知图景:作为法哲学基本范式的礼法关系,呈现出"泛家性"的特征,这一特征成为支撑中国传统社会"家者国之则"秩序体系的前提。"家"作为规范性秩序的源发地,不仅是成就身位的场所,更是维系国法的前提。中国传统国家与乡土共同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演变表明,"礼法"是家内法哲学的根基,家内秩序是政治世界构造的同质性延伸,"家本位"通过"移孝于忠、礼法共存"的介质来规范"家-国"关系中的基本要素。由"家"的法哲学秩序所传递的"先家""重家"观念,既是理解中国传统礼法关系的切入点,更是重建当代基层伦理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关 键 词:家  家内秩序  礼法 法哲学

分 类 号:D90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