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地形、水热指标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以云南为例
Spatial estimation of the terrestrial biodiversity enrichment based on topographical and water-energy indexes: As Yunnan for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4 [2]西南林业大学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61004);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04402);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14HC01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5Z135)
年 份:2017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481-4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MR、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根据生物地理学理论和专家知识,以地形褶皱度和起伏度为地形指标,以年平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为水热指标,提出了宏观区域尺度上地形、水热综合作用下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方法.以我国野生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云南为研究区,评估了因地形、水热作用产生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从物种多样性层次,分别在自然保护区、县域、全省尺度上,使用区域平均统计方法和目视解译判读法,对该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1)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可具体到"山头地块",以空间连续化的方式反映生物多样性富集与否的自然属性.云南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分布具有十分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富集区集中在西南纵向岭谷区、滇东南文山东南部、滇东北乌蒙山山区,而在滇中高原、坝子区生物多样性富集性较低.(2)保护区内富集度评估结果与已记录物种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在生物多样性低富集区,县域富集度评估结果与全省县域物种调查总数的分布格局较一致.(4)在生物多样性高富集区,空间连续化评估结果与基于TM卫星影像显示的植被信息的分布格局基本吻合.对于缺乏可靠的生物学信息的区域,作者提出的方法能提供至少是理论上的生物多样性描述信息.
关 键 词:地形褶皱度 地形起伏度 水热指标 生物多样性富集 空间连续化 云南
分 类 号:S718.557[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