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东北地区高精度相速度层析成像及其构造意义  ( EI收录)  

High resolution anisotropic phase velocity tomography of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田原[1,2] C.P.Legendre[3,4] 周彤[1] 韩建刚[5] 吴梦羽[1] 赵里[3] 宁杰远[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固体地球物理系,北京100871 [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3]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北11529 [4]台湾大学地球科学系,台北10617 [5]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科学系,西雅图98466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地震行业专项(201408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0316)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60

期  号:5

起止页码:1659-16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GEOBASE、IC、JST、PA、RCCSE、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400803000005)、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利用均匀布设于中国东北地区的48个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固定台站所收集的5年期宽频带远震数据,利用双台法手动挑选出68642条高质量的面波频散曲线,并合成为1088条纯路径平均频散曲线.结合东北地区的密集流动台阵得到的背景噪声相速度频散曲线,本文反演得到了东北地区瑞利波各向同性相速度及方位角各向异性图像.长时间搜集并经过严格筛选的相速度频散数据有效地提升了结果的分辨率.短周期各向同性相速度结果主要受控于浅部结构,各大盆地均明显地表现为相对低速,而山区则为相对高速.40 s左右的相速度图像显示松辽盆地西北角有明显的高速.60 s以上图像中,松辽盆地分为较为明显的南北两部分:北部各向同性相速度值略低,且有明显的北西—南东向方位角各向异性;南部各向同性相速度值偏高,且方位各向异性不明显,可能说明盆地北部100 km以下存在速度较低、流动性较强的地幔,而南部该深度范围似乎对应高速、流动性较弱的地幔.结果似乎表明,松辽盆地西北角可能仍然存在不太厚的完整的岩石圈,但其他区域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区域内各大火山区在相速度图像中均显示为相对低速,长白山下方在短周期到长周期图像中均显示为较强的低速;五大连池火山群从25s到60s存在较明显低速;大兴安岭—带哈拉哈和阿巴嘎火山群的低速可延伸至120 s.同时,五大连池、哈拉哈和阿巴嘎火山在60~100 s的范围内的低速"根"通过松辽盆地下方各向异性为北西—南东向的低速结构与东部长白山火山的低速"根"相连,显示区域内的新生代火山活动很可能与长白山下方热物质的上涌有关.

关 键 词:中国东北  相速度 各向异性 岩石圈 软流圈

分 类 号:P3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