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学生反刍思维在孤独感与依恋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Mediating effect of ruminat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attach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关荐[1] 唐静[1] 郭雨墨[1] 黄蕾[1] 陈丹[1]

GUAN Jian TANG Jing GUO Yu-Mo HUANG Lei CHEN Da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0, Chin)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银川750000

出  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基  金: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不同情境下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机制"(sk1426)

年  份:2017

卷  号:31

期  号:5

起止页码:400-4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_E2017_2018、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依恋的关系及反刍思维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545名在校学生[男239人,女306人;平均年龄(20±3)岁],采用Russell孤独量表(UCLA)、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包含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2个维度)、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RRS)进行测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反刍思维在孤独感与依恋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UCLA、ECR及RR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0、0.20、0.44,均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假设模型拟合良好(χ~2=16.69,df=5,NFI=0.98,IFI=0.99,TLI=0.96,CFI=0.99,AGFI=0.96,RMSEA=0.07)。通径分析发现,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既可以直接预测孤独感(β=0.10、0.06)和反刍思维(β=0.05、0.16),又可以通过反刍思维预测孤独感(β=0.18)。结论:大学生的反刍思维可能与个体孤独感和依恋密切相关,在孤独感与依恋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 键 词:依恋 反刍思维 孤独感 中介作用

分 类 号:B84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