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Meiofauna Communities in Artificial Mangrove Wetland in Xiatanwei of Tong′an Bay,Xiam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2]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3]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11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505004);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13GST001NF13)
年 份:2017
卷 号:56
期 号:3
起止页码:351-3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MR、PROQUEST、RCCSE、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4年在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5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共获取了9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寡毛类、多毛类、涡虫类、有孔虫类、介形类、双壳类、星虫类,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的91.75%.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441.3±61.0)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55.8±104.6)μg/(10cm^2).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不同季节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取样站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无显著差异,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均匀度指数(J′)、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λ)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光滩取样站.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个体数与底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底盐呈显著负相关;夏、秋两季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数以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均与底盐呈显著相关.上述结果完善了我国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物种和生境多样性资料库,为滨海湿地公园管理、滩涂生态修复和红树林湿地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 键 词:小型底栖动物 群落 人工红树林湿地 同安湾 下潭尾
分 类 号:Q17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