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浙江“春雨2号”品种白茶加工工艺初探    

Preliminary study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white tea “Chunyu 2” from Zhejia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方媛[1] 陈萍[1] 罗文文[2] 徐文武[3] 谷兆骐[1] 毛祖法[4] 龚淑英[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58 [2]浙江省金华市农业局,浙江金华321001 [3]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浙江武义321200 [4]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310020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基  金: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计划(N20150049);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23)

年  份:2017

卷  号:43

期  号:2

起止页码:229-2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UPD、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浙江省主栽茶品种"春雨2号"鲜叶为原料,依照传统白茶加工工艺,设计不同萎凋方式(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28℃和35℃控温萎凋)及不同干燥方式(50℃、80℃和100℃烘干)进行工艺对比试验,通过对成品白茶感官评价及滋味品质成分定量检测,探索适合浙江茶树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萎凋方式及烘干方式因环境温湿度不同导致加工时长差异;与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等萎凋方式相比,控温萎凋受环境影响较小,其产品质量较为稳定;35℃控温萎凋因高温短时而导致成茶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较低,成茶青气(味)减弱,但甘甜度提高;而高温短时的烘干方式有利于提高香气丰富度。综上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合浙江本地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2个工艺流程分别为:鲜叶→35℃控温萎凋25 h→50℃烘干2 h;鲜叶→日光萎凋40 h→100℃烘干30 min。

关 键 词:白茶 加工工艺  萎凋 烘干

分 类 号:S571.1] TS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