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730020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186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90 10 2 0 11) .
年 份:2002
卷 号:13
期 号:8
起止页码:923-9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在刈割干扰下 ,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进程中植被从沙蓬 (Agriophyllumarenarium)单优群落向以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davurica)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 .物种增加速度初期快 ,后期慢 .退耕后恢复初期的新增物种主要是沙蓬和白草 (Pennisetum flaccidum ) ;中前期主要是茵陈蒿 (Artemisiacapillaris) ,可成为群落的次优势种 ;中后期新增物种主要是多年生豆科植物 ,只是群落的伴生种 .群落中 1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以 8.8%的年平均速率减少或增加 ,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及所占比例上升 .在退耕地恢复过程中 ,上层土壤中植物地下生物量比例与变化幅度增加 ,表现出浅层化趋势 .沙蓬种群和达乌里胡枝子种群株高、冠幅直径、分枝数和生殖枝数随恢复时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退耕地恢复演替 1~ 7年 ,土壤粘粒和粉粒减少 ,砂粒增加 ,7年后变化趋势相反 .退耕地 0~ 10 0cm土壤含水量在恢复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 ,中期增幅显著 .全N和速效N在恢复前期减少 ,后期增加 .在刈割利用下 ,退耕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全P、速效P和有机C持续衰竭 .退耕地恢复到当前稳定的群落所需时间分别为优势种群 8~ 9年、群落 9~ 11年和土壤 11~
关 键 词:农牧交错带 植被 黄土高原 退耕地 生态恢复
分 类 号:X171.4] F326.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