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    

Processes of coastal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approaches for increasing carbon sin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瑶[1] 赵美训[2] 崔球[3] 樊炜[4] 齐家国[4] 陈鹰[4] 张永雨[3] 高坤山[1] 樊景凤[5] 汪光义[6] 严重玲[7] 卢豪良[7] 罗亚威[1] 张子莲[1] 郑强[1] 肖伟[1] 焦念志[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100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1 [3]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266101 [4]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舟山316021 [5]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 [6]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 [7]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36110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3CB955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22603;41676125;91428308);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编号:GASI-03-01-02-03)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47

期  号:4

起止页码:438-4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蓝色碳汇,简称"蓝碳",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蓝碳最初认识的形式是可见的海岸带植物固碳.其实之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看不见的微型生物(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原生动物)占海洋生物量9 0%以上,是蓝碳的主要贡献者.中国陆架边缘海占国土总面积的1/3,碳汇潜力巨大,亟待研发.本文以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为主线,论述了近海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功能特征、碳汇形成过程与机理,并结合近海碳汇在沉积记录中的地史过程演变探讨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可能影响,展望了碳汇工程在增加近海海洋储碳能力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近海碳汇  增汇机制  微型生物 气候变化

分 类 号:X1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