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宏基因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的肥胖易感性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Corre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with susceptibility to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ity in mice:a metagenomic stud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宏斌[1] 沈伟[1] 王竞[1] 卢曙光[1] 赵岩[1] 乐率[1] 申梦宇[1] 李刚[1] 杨雨卉[1] 龚雅利[1] 李明[1] 谭银玲[1] 胡福泉[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市微生物工程实验室,重庆400038

出  处:《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  份:2017

卷  号:39

期  号:8

起止页码:773-7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考察高脂饮食喂养后小鼠肠道菌群在组成及功能上与肥胖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构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HFDIO)和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抵抗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resistant,HFDIOR)模型,正常饲料组为对照组,搜集并提取3组小鼠粪便样本细菌基因组,DNA质检后挑取高质量样本(每组6个),采用Illumina公司的Hiseq2000进行细菌宏基因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较之对照组,肥胖组和肥胖抵抗组小鼠肠道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脱铁杆菌门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门显著下降(P<0.05)。肥胖组和肥胖抵抗组小鼠肠道的特征菌种组成显著不同,且毛螺菌科中的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 10_1与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 28_4分别为肥胖及肥胖抵抗组小鼠的关键菌种;肥胖与肥胖抵抗小鼠肠道菌群的功能及代谢显著差异则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核酸代谢与锚定、膜转运活性及转移酶活性等方面。结论不同个体对于饮食诱导的肥胖的易感性差别可能与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变化相关,这有助于正确评价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

关 键 词:肥胖 肠道菌群 饮食诱导肥胖抵抗  高脂饮食 宏基因组

分 类 号:R378.2] R394.5[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