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研究
Antiplatelet therapy study of tirofiban in stent-assisted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Jin Erliang Zhu Yuan Yang Li Chen Gang Li Huanhuan Zhao Yueyuan Sheng Liuqing Tang Wei Yang Ming Pan Li Li Jun.(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Wuhan Clinical College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General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Wuhan 430070, Chin)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70
基 金: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WJ2017M157)
年 份:2017
卷 号:33
期 号:4
起止页码:349-3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0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破裂动脉瘤213例,未破裂动脉瘤79例,动脉瘤复发9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8例。成功置入支架后即可给予盐酸替罗非班[2~4μg/kg(2—4ml)],术后继续持续泵人24h,次日过渡到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结果309例颅内动脉瘤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期间动脉瘤再出血6例(1.9%),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0.6%),气管隆突处渗血1例(0.3%)。其中298例术后12~24h成功过渡到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76例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率(激活后CD62p)在术前、术后1d的平均值分别为(75.7±10.4)%和(71.9±15.9)%(t=2.147,P=0.035);133例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率(激活后CD62p)在术前、术后3d后的平均值分别为(73.2±13.2)%和(27.9±22.1)%(t=20.25,P〈0.001)。结论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用时需慎重。监测血小板活化状态能够客观反映血小板的抑制情况,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颅内动脉瘤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罗非班
分 类 号:R7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