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明清鼎革后东亚文化共同体内各国的中国观——以安南使人对“薙发易服”的态度为视角    

The Views of the East Asian Cultural Community on China after the Dynastic Transition from Ming to Qing:The Attitudes of Annamese Emissaries on “Hair-Cutting” and “Costume-Chang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永连[1] 刘家兴[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外关系研究所

出  处:《世界历史》

年  份:2017

期  号:2

起止页码:46-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PUBME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清乾隆末期,安南正值后黎与西山政权更替之时,两朝使人面对清廷"薙发易服"令做出了看似截然不同的回应,其实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及政治邦交考虑,反映出这一时期安南对清朝的心态和中国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南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不仅安南如此,明清鼎革以后,东亚文化共同体(1)内各国的中国观颇为复杂,朝鲜、日本等国均有自身的审识度量。三国对清代中国虽都持排斥态度,但基于自身特点又各有不同表现。这显示出周边国家在与中国渐行渐远的过程中颇具特殊情态,而其背后的复杂因素不但构成当时特有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也为后来这些国家走上各自的发展道路做了铺垫。

关 键 词:东亚文化共同体  明清鼎革  蕹发易服  中国观 中外关系  

分 类 号:D829[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