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千岛湖溶解氧与浮游植物垂向分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EI收录)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Oxygen and Phytoplankton in Thousand-Island Lake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 [2]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68 [3]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8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1647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9086)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1393-14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收录号:20172603860971)、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根据2015年9月对千岛湖坝前湖泊区5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千岛湖溶解氧、水温、pH、浊度、电导率和浮游植物等指标垂向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水体中溶解氧特殊分层与浮游植物垂向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溶解氧垂向分布呈现"表层高,底层低"模式,波动范围在1.95~8.25 mg·L^(-1)之间,平均浓度为5.10 mg·L^(-1).低氧区出现在12~20 m水深,最小值在17 m为1.95 mg·L^(-1).0~12 m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垂向差异较小,12~20 m内出现突变骤减,甚至出现缺氧状态(<4.0 mg·L^(-1));在20~38 m内溶解氧恢复正常水平,38 m以下因水深增大浓度减小.pH垂向分布与溶解氧分布完全一致,突变区域出现在同一水深.(2)浮游植物垂向上生物量差异明显,S1、S2、S3三断面浮游植物生物量呈现中层>表层>底层,S4、S5两断面浮游植物生物量底层>表层>中层,浮游植物在20~30 m区域内生长最好.(3)相关性分析发现溶解氧与水温在温跃层内相关性显著,水体垂向层化作用等物理过程以及浮游生物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千岛湖湖泊区低氧区的范围与程度.浮游植物与溶解氧、pH显著负相关性,浮游植物在表层主要受水体掺混与溶解氧分层的影响,在底层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关 键 词:千岛湖 溶解氧 浮游植物 垂向分布 理化因子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