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超声引导下肋间臂神经阻滞治疗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intercostobrachial nerve blockade in patients with 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疼痛科,353000 [2]福州总医院麻醉科 [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疼痛科
年 份:2017
卷 号:33
期 号:3
起止页码:257-2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及评价超声引导下肋间臂神经(ICBN)阻滞治疗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顽固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行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的女性患者53例,年龄18~55岁,ASAⅠ或Ⅱ级,其中术后出现术侧侧胸壁、腋窝和/或上臂顽固性疼痛,且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有19例,经超声引导在第2肋间隙前锯肌浅面和胸小肌深面形成的潜在间隙内注入0.5%罗哌卡因10ml行ICBN阻滞,记录阻滞前、阻滞后30min和阻滞后1~7d患者静息(VAS_(静息))、运动(肩外展,VAS_(运动))及接受von Frey痛觉测试纤维丝100kPa压力刺激(VAS_(压力))时的VAS评分,并计算疼痛评分总和(SPI,SPI=VAS_(静息)+VAS_(运动)+VAS_(压力)),同时观察阻滞后1~7dSPI降低≥5分的患者例数。记录局麻药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等阻滞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接受7d疼痛评估随访。结果 19例患者均完成超声引导下ICBN阻滞,其中17例完成阻滞后7d的随访。患者阻滞前后SPI平均数差值为-9.19分(95%CI-11.24^-7.14,P<0.01)。与阻滞前比较,阻滞后30 min、阻滞后1~6d VAS_(静息)、VAS_(运动)、VAS_(压力)和SP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阻滞后1~4dSPI降低≥5分的患者分别有14例(82.4%)、13例(76.5%)、7例(41.2%)和3例(17.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等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ICBN阻滞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行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顽固性疼痛。
关 键 词:超声 肋间臂神经 乳房切除术 疼痛综合征
分 类 号:R614] R737.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