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灸对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and Influence on Levels of In Vivo Inflammatory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华海燕[1] 朱海军[1]

机构地区:[1]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针灸科,江阴214415

出  处:《世界中医药》

基  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课题(编号:Y2013081)

年  份:2016

卷  号:11

期  号:12

起止页码:2767-27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在治疗失眠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科的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三唑仑口服,1次/d,1次3片,睡前口服,为期2周,14 d。治疗组采取针刺主穴取肝俞、心俞穴、脾俞穴、肺俞穴、肾俞、期门、晴明穴、涌泉穴,1次/d,每周4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6.66%,对照组有效率68.88%,2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等的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更好。3)2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的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e-1 Beta,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e-6,IL-6)、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好。结论:失眠疗法治疗失眠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及成本也较低,值得推广。

关 键 词:针灸 失眠 炎性反应因子 疗效

分 类 号:R245] R285.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