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的云浮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Yunfu city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importance-sensitivity-connectiv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昕[1] 彭建[1,2] 刘焱序[2] 杨旸[1] 李贵才[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95)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471-4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生态源地识别与空间阻力面构建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技术难点。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连通性三个方面识别生态源地,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修正基本生态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判定生态廊道,从而综合构建云浮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云浮市生态源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6.47%,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南部的山林地。云浮市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08.87 km,其中景观廊道总长度为315.58 km,组团廊道总长度为193.29 km,呈环状辐射分布于植被覆盖相对较好的山区地带。全市16个自然保护区基本都位于生态源地范围内。构建的"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可以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指引相关空间规划。

关 键 词:生态安全格局  源地识别  廊道判定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云浮市  

分 类 号:X321] TU98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